發(fā)布時間:2020-09-25 | 瀏覽次數(shù):1023
現(xiàn)在對孩子的教育提倡的是“家校共育”,其核心就是加強學校和家庭的聯(lián)系和溝通,及時掌握孩子的最新動態(tài),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正確引導,讓孩子健康成長。惠州心理咨詢
學校與家庭是相輔相成、不可分割的,學校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容錯的、安全的、社會化的場所,而家庭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個性化的發(fā)展場所。
人生而不同,孔子講“因材施教”,就是說我們的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孩子,根據不同孩子的“先天智能優(yōu)勢”,再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養(yǎng)。
但很顯然,關于這部分就目前而言,大部分需要家庭來做更多的工作。
a、評價體系過于單一
歷來對學生,成績最重,不僅老師、家長及孩子也會這樣認為。
當一名學生的成績較好,那在學校里的評價就較高,自信心就比較高;當一名學生的成績較低,那在學校里的評價相對就較低,自信心也就會降低。
評價本身不是問題,問題是評價的標準過于單一。
除了學習的能力,還有關心他人的能力,科學創(chuàng)造的能力,體育運動的能力,文藝表演的能力,綜合統(tǒng)籌的能力,合作互動的能力等等。
當學校無法給孩子予認可與支持,家長就需要給予孩子這部分的認可與支持。
b、做孩子的支持者,讓家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后盾
一個人只有有了堅實的后盾,才能一往直前,義無反顧,孩子亦是如此。
當孩子有了麻煩、困擾或更嚴重的問題來找你,一定是出于信任家長,這時一定要不斥責、不嘲諷、不斥責,積極的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,幫孩子度過難關。
我深深地明白,做一名孩子的支持者,讓家成為孩子堅實的后盾,要做到這一點,非常不容易,但我愿意為之努力,相信你也愿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