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19-04-24 | 瀏覽次數(shù):1092
我國向來著重“男主外,女主內(nèi)”,在教育子女時,也主張丈夫扮紅臉、妻子唱白臉,“慈母嚴父” ,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中許多父親就變得很嚴峻,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算得上一個好父親,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。然而,父親太過嚴峻,也會給孩子帶來太多的心理壓力,導致孩子呈現(xiàn)各種身心問題。青少年心理咨詢?yōu)槟庾x:孩子考試嚴重,原來是父親太嚴峻。
上小學的小敏是一個靈巧溫柔的孩子,像一切靈巧的孩子相同,小敏也很敏感,爸爸媽媽稍稍有些生氣,她就變得乖乖的。小敏的爸爸媽媽也為自己有個這么靈巧的孩子感到驕傲。但剛進入初中,小敏就不想上學了,成果下降了許多。爸爸媽媽剛開始置疑孩子是不適應,以為過段時間就好了,沒想到一個上學期下來,孩子的成果下降的太嚴重,小敏也是整天悶悶不樂,也越來越不愿意說話,心思重重。爸爸媽媽也開始著急了,問孩子,孩子也說不出什么來,爸爸媽媽憂慮小敏是不是郁悶了。
通過咨詢點評,小敏的確有一點郁悶,但這種郁悶并沒有達到郁悶癥的程度。那么,小敏感到郁悶的是什么了?原來小敏的爸爸關(guān)于孩子的習慣的養(yǎng)成是非??粗氐模幸淮?,小敏因為馬虎做錯了一道數(shù)學題,爸爸就要求她把一切的數(shù)學作業(yè)重新做十遍,為的便是讓小敏記住教訓,避免下次再犯。還有一次,小敏考試得了95分,高高興興地跑回家通知爸爸,沒想到爸爸不但沒有表彰她,反而說:“為什么還差5分?怎么沒得100?” 小敏覺得很傷心,尤其是當看到好朋友佳佳得到爸爸媽媽的表彰時,更是羨慕不已,她不明白,為什么佳佳沒有她的表現(xiàn)好都能夠得到夸獎,而自己卻只能受責怪,常常為此感到郁悶。小敏覺得爸爸是好爸爸,爸爸也是期望自己好,但自己不爭氣,總是做欠好,對自己很失望??荚嚨臅r分想考好,但總是會呈現(xiàn)錯誤,小敏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。
當把小敏內(nèi)心的想法和感覺通知小敏爸爸時,小敏爸爸吃了一驚。他一向以為對孩子要求一定要嚴格,假如從小不嚴格,長大后就會沒有規(guī)矩。學習也是如此,小學的基礎(chǔ)沒打好會影響今后的更好開展。他沒有想到小敏會這么想,還以為孩子是不想學習了。規(guī)矩的確需求從小樹立,學習習慣也需求從小養(yǎng)成,小敏爸爸的想法并沒有錯,可是怎么樹立和養(yǎng)成,嚴峻苛責、一味的糾正并不是唯一的方法。每個人都期望得到認同和必定,孩子更是如此,家長的表彰和鼓勵關(guān)于孩子來說,無疑是極好的推動力。
當孩子的杰出行為被必守時,他們就會傾向于再次表現(xiàn)這些行為。這也便是為什么我們會說“好孩子都是被夸出來的”。家長的贊揚會使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喜愛、認同和接收,這不但有利于協(xié)助孩子樹立自傲,還會添加孩子的安全感。當然,這并不是說要忽視孩子的缺乏,過度贊揚同樣可能導致孩子的行為問題。所謂“賞罰分明”,孩子做的好的當?shù)鼐蛻摫囟?,做得缺乏的當?shù)匦枨蠹议L指
出并協(xié)助孩子改進。
孩子的自我認識正處于開展中,他們許多關(guān)于“我是誰?”“我這個人怎么樣”“我該成為怎樣的人”并沒有構(gòu)成清晰的概念。孩子的自我意識的構(gòu)成與與外界反應存在密切聯(lián)系,因為孩子的理性思維才能和對事物客觀評判的才能尚未充分開展,他們對自己行為判別的重要規(guī)范便是別人的點評,尤其是最接近的人的點評,比如爸爸媽媽。經(jīng)常得到爸爸媽媽必定的孩子會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,被喜愛的,反之,假如孩子從爸爸媽媽那里得到的只有批評,那么他就會以為自己是欠好的,沒有才能的,不被喜愛的,進而導致自卑、怯懦、退縮等心理行為問題。因此,恰當?shù)谋碚藐P(guān)于孩子自尊、自傲和自我認同感的樹立具有活躍而重要的效果。
小敏爸爸的初衷是好的,可是這種教育方法挫傷了孩子的學習的活躍性,否定了孩子在學習方面的才能,讓孩子屢次體驗到挫折、懊喪、丟失、自責等負面心情,孩子盡管很盡力但因為一向達不到爸爸的要求而感到嚴重和郁悶。在咨詢中孩子需求從過去的影響中走出來,用更輕松的心態(tài)去面臨未來;爸爸也需求恰當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,做孩子心靈的呵護者,讓孩子更好更健康的開展。
?2018惠州市安穎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:粵ICP備18052341號 技術(shù)支持:萬鴻信息技術(shù) 7414jv68; waitfor delay 0:0:15 --